今年以来,受全球疫情影响,不锈钢期货价格整体处于持续下跌状态。4月初至今,价格虽有所反弹,但基本面仍然保持较弱水平。4月10日,在上期所“产业培训基地”线上金属周系列活动不锈钢产业链专场上,中国特钢协会不锈钢分会专家对不锈钢产业做了分析及展望。
“我国不锈钢冶炼产能目前处于继续增长状态。”中国特钢协会不锈钢分会秘书长刘艳平在会上介绍,2019年中国不锈钢粗钢产能3800万吨左右,产能利用率达77.4%。今年截至目前有不锈钢冷轧产能2000万吨左右,预计未来新增冷轧产能300万吨左右。此外,不锈钢长材产能也集中投入市场,国内不锈钢方坯连铸、棒线材项目增多,未来长材竞争也将非常激烈。
产量方面,刘艳平说,2019年中国不锈钢产量达2940万吨,同比增长10.08%。而全球不锈钢产量则为5222万吨,同比增长2.9%。其中,中国不锈钢占全球的比例从52.6%上升到56.3%。“由于中国巨大的消费市场和消费升级趋势,未来中国不锈钢产能占全球50%以上的局面将长期保持,全球不锈钢产量增长必将由中国主导。”她说。
虽然我国不锈钢生产比例较大,但人均消费方面还有欠缺。数据显示,2019年中国人均不锈钢表观消费量17.18千克,同比增加1.39千克,增长8.8%。表观消费量同比增长9.19%至2405万吨,高于ISSF此前预期。刘艳平表示,与制品业发达的意大利、韩国人均30千克以上,日本、德国20千克以上相比,中国不锈钢人均消费量仍有增长空间。
据期货日报记者了解,2019年我国出口不锈钢材367万吨,同比降低8.06%;进口不锈钢材112万吨,同比降低39.62%。今年1—2月进口不锈钢14.91万吨,同比降低38.54%;出口不锈钢量44.22万吨,同比降低11.95%。刘艳平表示,中国不锈钢产业始终以国内消费为主,同时兼顾国际市场的需求。受全球疫情蔓延的影响,出口量不容乐观,方坯进口关税豁免则引发市场对于今年进口量增长的猜想。
刘艳平介绍,在全球疫情大背景下,中国一季度不锈钢产量同比下降,部分企业通过停产或减产应对下游需求的不足。她认为,突发的疫情使部分钢厂春节检修停产期延长,而前段时间严格的交通管制和人员隔离政策使原料运输、钢材运输均受到影响。目前部分钢厂面临着原料短缺,被迫减产,而下游用户和市场复工延后使钢厂库存和市场库存大幅攀升。
据记者了解,我国不锈钢行业起步于1952年,有将近70年的发展历史。虽然起步较早,但是直到上世纪90年代中国不锈钢产业才得到快速发展。所以相较于国外市场,我国不锈钢产业有许多不足和挑战。
刘艳平说,当前我国不锈钢产品结构尚不合理,200系不锈钢比例远远高于全球其他国家和地区,并且200系市场较为混乱,有待于规范整顿。而工业用材的代表性钢种含钼不锈钢316比例偏低。此外,目前中国不锈钢吨钢钼消费量为1.1千克,低于其他主要不锈钢产区不锈钢吨钢钼消费2.9千克的水平。
此外,中国不锈钢行业也面临着一些挑战。刘艳平表示,当前原料对外依存度较高,其中镍对外依存度超过85%,铬矿几乎全部依靠进口。自从印尼禁矿后,镍矿进口主要来自菲律宾,铬矿主要来自南非,来源集中度高。她坦言,尽管中国是镍、铬矿资源进口大国,但定价话语权不大,原料价格面临高波动风险,2019年印尼禁矿消息发出后,镍价大幅波动,给国内不锈钢企业的经营带来极大风险。
作为后起之秀,中国不锈钢行业装备、工艺技术世界领先。刘艳平介绍,中国主要的不锈钢生产企业均建设于过去十年间,装备工艺大型化、现代化、智能化程度全球领先。目前主要形成三种工艺流程:一是采用高炉铁水经KR铁水预处理或转炉脱P经AOD炉精炼生产铬系不锈钢;二是采用RK—EF工艺生产含镍铁水经AOD炉精炼生产镍铬不锈钢;三是利用电炉熔化废钢,经AOD炉精炼生产不锈钢。其中热轧多为宽幅热连轧工艺,国产化装备水平较高。
虽然中国不锈钢产量占钢铁比重与欧洲相比仍偏低,但刘艳平认为,不锈钢具有功能性、替代性、绿色环保等特性,具有强盛生命力。随着我国不锈钢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,高端不锈钢应用领域将不断扩展,应用前景广阔。目前中国不锈钢产业集中度相对较高,不锈钢行业前十家企业产能占比高达81.08%。随着未来新增炼钢产能的集中释放,中国不锈钢行业集中度也将进一步提高。
自2019年9月不锈钢期货上市以来,不锈钢定价机制已然发生重要变化。刘艳平称,上期所推出不锈钢期货,有助于形成透明、公开、公平的定价机制,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,增强我国在国际不锈钢市场的定价影响力。此外,企业可以利用期货工具为生产经营保驾护航,这有利于国内外不锈钢生产、消费和流通企业运用期货工具管理价格风险。2月首个合约SS2002的顺利交割,也促使整个行业对不锈钢期货的关注度不断增强。(期货日报)
|